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丰富我院“以学开篇、以知促行”学习培训形式,充实“党建+”活动内容,增强检察干警统筹法理情的能力,让干警迅速收心归位,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一年的检察工作中。2月19日下午,安宁区检察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干警集中观看电影《第二十条》。

影片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议法条,以现实题材故事和小人物视角为切口,充分展示了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背后的法理人情,以喜剧外壳包裹人生百态,在情、理、法的平衡求索中体现出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价值期待,所传递的公平、正义、人权等价值观念将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

观影中,全体干警被影片中检察官精湛的业务能力、坚定的政治立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崇德修身的品质所震撼。
观影后,干警表示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积极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精神,站稳人民立场,让检察履职更加有温度;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平安安宁、法治安宁建设贡献更优质检察力量。
第一检察部干警李阳:从职业角度来看,检察干警可能会对电影中展现的司法程序和职业道德有更深的理解。电影中的主角韩明,作为一名检察官,面临着法律与道德、利益与正义之间的抉择。这种抉择对于检察干警来说,是日常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挑战。观看这部电影,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正。

第二检察部干警秦敏:在观看《第二十条》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道德抉择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这部电影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权衡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需要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第三检察部干警张维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影片《第二十条》用一线办案检察官韩明的思想转变,生动反映了司法机关对“正当防卫”认定标准的变化——更贴近立法本意,身临其境代入防卫人的立场,不再对防卫人过于苛责,充分考虑防卫人面临不法侵害时的紧迫状态和紧张心理,防止在事后以正常情况下冷静理性、客观精确的标准去评判防卫行为是否超过限度。“韩明”的转变是检察机关办案理念转变的一个缩影——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检察机关以鲜活的办案实践激活了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款(第二十条)。
政治部干警赵志翠:当看到影片中韩明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因为孩子上学、生活压力而唯唯诺诺的负重前行时,我看到了一个检察官在面临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不易。作为一名政治部干警,在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落实好各项从优待警政策,特别对一线办案干警要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思想上关心,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办案,全力以赴冲锋。
办公室干警周雪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法律中没有理性人,只有有血有肉的一般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一般人,因此要身临其境带入防卫人的立场,不要对防卫人过于苛责。影片中的生动案例很好印证了这句话。作为检察干警,要坚定法治信仰,提升法律素养,将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

普法小课堂:
《刑法》第二十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