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啦!这里能“一站式”办涉法大事】
在安宁区,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就像一个“法治便利店”,能帮群众解决各种涉法难题。安宁区检察院于2024年5月入驻综治中心以来,变身基层治理“法治合伙人”,让群众找法、维权、解难题,就像逛便利店一样轻松方便!
【第一招:搭个“全能服务台”,小事大事一起办】
检察干警轮流“坐班”,当常住“客服”,控告申诉部门直接“摆摊”,信访咨询当场接、法律问题当场答。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被害人孙某某因对案件的处理流程不清楚,产生误解,来到综治中心“吐槽”心中疑惑,接访员实时“@检察院”,检察官第一时间介入,从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到程序规范全程细致解答,还调取卷宗当面释法说理。让孙某某直呼:“以前不懂流程瞎着急,现在检察官把每个环节都讲透了,我心里敞亮多了!”与此同时,区检察院联动法院、公安、信访等“朋友圈”组成协作“战队”,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调解实现案件“无缝转接”。以往让群众跑断腿的事,如今在综治中心内以“流程闭环流转”的方式高效处理,部门间协作如“接力赛”般紧密衔接,彻底解决群众跨部门奔波难题。
【第二招:把服务“快递”到家门口,暖心!】
区检察院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哪里有需求,检察服务就“派单”到哪里。对于困难群众,检察官更是主动当起“贴心代办员”。交通肇事案件被害人俞某某受伤后,身体伤痛难忍且行动不便,无法自行提交申请材料。正当她发愁的时候,检察官主动“跑腿”帮收集,还联动政法委为其争取到1.2万元司法救助金。当钱送到手里时,俞某某眼含热泪感慨道:“本以为要拖着伤跑断腿,没想到检察官连材料都帮我‘凑齐’了,检察院还真上心!”
【成绩单:群众笑脸里的法治答卷!】
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区检察院与区综治中心携手开展宪法宣誓、法治文艺展等活动,在厚植宪法信仰的同时,将法律监督职能与基层维稳工作深度嵌合。针对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民生痛点,双方联合推出“反诈预警清单”,通过入户宣讲、刑法案例释法,同步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形成“预防—救济”闭环守护体系;在司法服务中,以交通事故救助案例明晰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边界,将“枫桥经验”融入社区治理,通过模拟接访引导依法信访,针对农民工、未成年人等群体建立专项维权机制,联动社工织密保护网;同步推广12309网上信访,联动“小兰帮办”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开展劳动权益、婚姻家庭等民生普法。
这份法治成绩单上,“检察监督+多元调解”机制结合《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成功化解孙某某信访案,1.2万元救助金助力俞某某康复。累计开展法宣传活动10余场覆盖超百人,越来越多的大爷大妈学会用法律保护“钱袋子”,让基层法治意识在群众的笑脸中悄然生长。
【剧透:法治“便利店”将升级!】
从“入驻”到“融入”,安宁区检察院和区综治中心这对“治理CP”,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依托检调对接机制,以“检察监督+多元调解”的深度融合,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一次矛盾化解、每一起纠纷调解中。今后,这个“法治便利店”将持续升级,把服务“打包”的更贴心,把“治理组合”打造的更靠谱,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更坚实的法治力量。(刘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