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子的缝隙,在社区广场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下班路上偶遇的张大爷拉住我兴奋地说:“现在好了,不仅水压足,水质还好,水都经过过滤和消毒,这下可安心了。”看着他开心的笑脸,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半年前那个寒风凛冽的清晨。
“您好,我是A小区的业主,向你们反映个情况。我们小区的二次供水水箱未定期清洗消毒,饮用水最近一直都有味道,希望可以得到你们检察机关的帮助。”2024年底,某小区居民的一通电话,揭开了二次供水污染的冰山一角。
放下电话后,我们立即将线索情况汇报给领导,当天下午便前往A小区开展调查核实,发现二次供水安全隐患问题可能具有更大范围的普遍性,于2025年1月7日对相关行政单位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并在辖区开展二次供水安全专项监督行动。

“二次供水水箱多久清洗一次?”“是否办理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供管水人员是否开展定期体检,是否有健康证?” “你家水质情况怎样,平时直接喝自来水吗?”
一番深入调查下来,我们发现二次供水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三无小区”无开发商、无业委会、无物业管理,导致水箱清洗消毒经费不足、无人监管,存在水质未定期进行检测、水箱附近堆放杂物等问题。
“必须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望着水箱附近杂乱的空间,我暗下决心。
如何守住一汪清水、堵塞行业监管漏洞、理顺监管体系,有效推动“二次供水”领域系统治理?安宁区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行政机关、属地街道、小区居民代表参加,就规范辖区二次供水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引导“三无小区”组织召开业主会议,通过自治方式筹措资金委托专业机构对水箱彻底清洗消毒,形成由相关行政机关牵头,街道社区负责、居民配合的共治模式。2025年1月9日,安宁区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排查整治二次供水安全隐患,坚决消除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
把好“水龙头”,护好“储水池”。相关行政单位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开展专项行动,约谈小区临时负责人,签订《责任告知书》,制定《“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检察专项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小区业主已筹措资金委托专业机构对3座水箱清洗消毒,签订年度保养合同;清理水泵房杂物12处,安排供管水人员完成健康体检,并采集水样送至专业机构检测,确保居民喝上安全水、优质水、放心水。

“自来水水质明显变好了……”“该设备运行正常,供水泵房环境卫生、水质检测等都符合标准。”2025年3月,我们对辖区“二次供水”公益诉讼开展“回头看”活动,经过实地回访,二次供水设施防护及周围卫生环境良好,供管水人员均持健康合格证上岗,水质清洗消毒和检测公示工作落实到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行政公益诉讼监督取得预期成效。
守护饮用水安全没有终点,公益诉讼永远在路上。二次供水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更是公益诉讼守护公众利益的生动实践,我们会始终站在守护公众利益的最前沿,用法治力量守护生命之源,让每一滴水都承载信任与安心。
讲述人:兰州市安宁区检察院检察官尚小超
撰写人:司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