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区检察院始终坚持依法能动履职,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探索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效能实现方式。在检察建议制发、督促落实过程中,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能够有效提升检察建议质效,凸显基层检察院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近期,安宁区检察院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过程中,发现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被电信网络诈骗,财产损失数额巨大;多名在校大学生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犯罪,被不同地区公安机关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对其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安宁区检察院在依法办案过程中,认为相关高校在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的预防、宣传、治理等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拟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为确保所制发检察建议在具备合法性要件基础上,更具合理性和必要性,且推动检察建议充分落实,特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检察建议的研究提出、督促落实开展全过程监督。

“这份检察建议格式规范、要素齐备,精准总结了办案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所提措施科学合理,做到了有的放矢。作为人民监督员,我深切感受到检察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民监督员达选成说道。安宁区作为兰州市重要科教区,高校林立,在校学生众多。基于此种区位形势,人民监督员丁亚周表示:“建议对辖区高校进行全面排摸,分析研判辖区内是否仍存在类似隐患或问题的其他高校,并立足检察职能采取妥当措施,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安宁区检察院对该建议予以充分肯定,对2023年以来办理的涉及高校学生犯罪案件逐一排摸,发现其他3所高校也存在类似隐患或问题,依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高校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防范意识,建立防范机制,促进校园治理。通过后续“回头看”,检校共建效果明显。

在检察建议落实过程中,检察官向人民监督员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得到人民监督员的认可。为进一步巩固检察建议制发成效,人民监督员达选成提出,“检察机关要落实落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制发检察建议的同时,要深入辖区高校开展法治宣讲。”安宁区检察院对该建议予以采纳,组织检察官深入辖区5所高校开展“反电诈、反帮信”主题系列普法宣传讲座,1.2万余名学生接受法治教育。法治讲座对与高校学生身份密切相关的“代办信用卡”“网络贷款”“刷单”“网络交友”等犯罪方式,以案例方式逐一解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同时,讲解了近年来出现的出售、出租、出借“两卡”构成犯罪的案例,说明了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新方式,告诫在校大学生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合理合法使用个人电话卡、银行卡,避免成为信息网络犯罪分子的帮凶。
安宁区检察院充分借助“外脑”作用,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制发及落实,为检察建议成功注入监督底色和外部智慧,有利于准确把握检察建议功能定位,有利于切实保障检察监督效果。下一步,安宁区检察院将继续推动人民监督员工作走深走实,尤其是在加强以个案问题推动类案监督、以诉源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增强合力,助推安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一检察部 杨枭、张玉琪)